军工企业装备标准体系的建设
标准化作为军工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,是企业管理经验总结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、军队建设的重要支撑,更是军工企业应用于技术、管理的载体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高度重视军工的标准化生产,尤其是以工艺规范、试验规范为核心的装备标准体系基本建立,从而提升了军工装备研制各方面保障。“现代化战争胜在体系,目的是标准。”意味着标准化水平是军工企业装备研制的支撑水平,军工企业装备体系的标准化水平决定了国际的军事影响力程度。现阶段,军工企业装备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,仍存在一些问题,吸纳科学技术、信息手段建立网络信息体系,深化体系改革,推动军工企业装备体系标准化水平的提高。
一、军工企业装备标准化工作的现状
标准化是军工企业的核心和重要支撑,作为装备制造生产的重要手段,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,不断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改进,从而提高军工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。我国装备生产制造行业企业众多、覆盖范围较广,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生产、管理,中小型企业仍是军工企业装备制造的重头,占据行业的大半以上。针对部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,军工企业需要尽快实现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企业标准体系,涵括国际国外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国际标准等,全面实现标准化工作体系[1]。军工标准化体系要想实现减少装备研制时间、提高装备质量的目标,需要着眼于各类军工企业存在的现状,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装备标准体系。
(一)中小型军工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眼光
部分中小型企业认为标准化体系是只有大集团公司才需要建立,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。标准化包括技术、管理、应用、宣传等多个环节,是一项复杂的、时间较长的、系统性、综合性的工程,在短期内开展体系建立无法获取显著的成果。大多数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,宁愿以传统的工作模式缩短获得经济效益的时间,对于他们而言,花费大量的时间、精力、成本制定完善的标准化战略规划,通过宣传引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,所花费的时间较长,企业领导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,无法规划全局、考虑长远利益。传统的工作模式导致装备研制与标准化的结合不紧密,无法保证军工企业的装备成果、先进技术的转化。
(二)标准化体系认识薄弱
军工企业装备标准化和质量管理作为重要的部分,为了保证质量管理水平,部分企业通过认证ISO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[2]。大多数企业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高于标准化体系,一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,就忽略了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。但是,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都是企业的核心部分,无法相互代替,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、包容性。企业内部中最大的工作系统就是企业标准体系,它涉及的内容过多,有时候为了避免文件重复,企业标准体系直接引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,但是这会影响到企业装备体系的标准化水平。
(三)缺乏标准化工作的高端人才
标准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是进行标准化战略的主体,但部分企业忽视对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,致使企业内部缺乏标准化工作的高端人才,部分企业的人员还是由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从事这类工作,导致人员负责的任务众多、复杂,浪费人员大量的时间、精力,且本身的理论知识、技术水平不足,由于缺乏标准化领导人才,无法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,导致军工企业装备体系标准化工作仍处于停滞阶段。
二、军工企业装备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基本要求
标准化是军工企业经验总结固化,武器装备研制的重要支撑,军工企业标准化建设将推动国家标准深化改革。国防科技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,根据国家出台的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,如《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标准化工作规定》《军工企业标准化导则》等,军工企业必须根据国际形势、国家发展战略,重点着眼于型号研制、组织管理层面建立标准化体系,提出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要求,从而指导军工装备企业的标准化工作。
(一)着眼于国家层面
军工企业需要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》建立标准化体系,企业标准的技术不得低于国家强制规定的标准技术要求。军工企业需要根据国家战略的指示对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积极推进,通过军民合作机制的构建、军工企业发展途径的创新思想军工企业长期、高效发展。2004年,原国防科工委发布的相关工作规定指出,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,必须从总则、组织、职责等生产各个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文件体系、标准的监督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工作[3]。
上一篇:促进农机化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动农机装备转型升
下一篇:没有了